在我国车祸所致的重伤员中,约有2/3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在伤后30分钟内死于现场或运输途中。交通事故后对创伤人员的现场急救,对于抢救伤者生命、提高伤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伤者的致残率、减轻伤者的家庭负担及社会负担、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群众由于缺乏急救医疗知识,面对事故中受伤人员时,有的束手无策,有的在抢救过程中反而加重了受伤人员的伤情。因此,当前普及急救医疗知识至关重要。
对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是急救的第一步骤,急救措施采取得越快越好。抢救人员在对受伤者伤情进行初步判定后,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措施。
止血止血是现场急救者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止血的方法有局部压迫止血、动脉压迫止血及止血带止血三种。 局部压迫止血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对于绝大多数伤口的出血均可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方法是使用纱布、绷带、三角巾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如果现场无上述材料,可以使用清洁的毛巾、衣物、围巾等覆盖伤口、包扎或用力压迫。对肢体的加压包扎,加压量达到止血目的即可,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对于局部压迫仍无法达到止血目的的伤者,可以采用动脉压迫止血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依靠压迫出血部位近端的大动脉,阻止出血部位的血流供应达到止血的目的。
如果采用局部压迫止血无法达到目的,而压迫动脉止血又不便于伤者转运时,可以使用止血带止血。现场无止血带时可用绷带、绳索、毛巾、围巾、衣物等代替,切忌使用铁丝作为止血带。使用止血带过程中,应注意力量要足够,同时要注意使用止血带的时间。
包扎包扎的主要目的是简易止血、保护伤口和固定。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带等,如无上述物品,可以用清洁的毛巾、围巾、衣物替代,包扎时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包扎过程中,如发现伤口有骨折端外露,切忌将骨折端还纳,否则可导致深层感染。腹壁伤致肠管外露时,应使用清洁的碗等物扣住外露肠管,达到保护目的,严禁将流出的肠管还纳。
固定主要目的是防止骨折端移位导致二次受伤,同时可缓解疼痛。现场急救中的固定均为临时性的,一般以夹板固定为主,可以用木板、竹竿、树枝等替代,固定范围必须包括骨折邻近的关节。如现场无上述材料,可以用伤者自身进行固定,上肢骨折,可将伤肘与躯干固定,下肢骨折,可将伤侧肢体与健侧肢体固定。
转运转运是现场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及时正确的转运可挽救伤者生命,不正确的转运可导致前功尽弃。
昏迷伤者的转运,最为重要的是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伤者应侧卧,要随时观察伤者,一旦出现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
对于有脊柱伤或怀疑有脊柱伤者,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出现脊柱弯曲,严禁背、抱或二人抬。
对于颈椎受伤者,必须固定其头部。
对于使用止血带的伤者,应及时松开止血带,再重新固定。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