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记者探访公立民办学校校园安保发现隐忧
浙江台州,边防派出所民警向学生们讲解报警求助方法
调查动机
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校园恶性案件,使得校园安全这根弦越绷越紧。保障校园安全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学期伊始,各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得如何?《法制日报》记者分别选取了北京市的部分公立学校和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实地探访。
特别调查
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一条杂乱的窄巷内,往里走50米左右,就是北京明圆小学——一家民办打工子弟小学。
一圈粉色的平房,简陋而单调,这就是明圆小学的校舍。
还有几天就开学了,空旷的校园里,有几个学生在玩耍。校园内的黑板报,是一些关于防火的常识。
“我们与红星派出所联动,实行一键式报警系统。”提起校园安保工作,明圆小学校长张歌真颇为自得。
这是明圆小学安保工作其中的一环——“很少有学校能做到我们这样”。
校园安全这根弦,随着即将开始的中小学新学期,逐渐紧绷,进入状态。
自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校园恶性案件之后,在不到40天的时间,发生了5起校园恶性案件。2011年,又接连发生多起校车事故。
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这个设问之下,校园安全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安保工作之一。
然而,在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的同时,随着校园安保工作的全面铺开,一些隐忧也在显现:“为了达到安全目标、为了维护学生的安全,正常的教学活动被损害。这是异化了的校园安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圈养教育”,即由于担忧学生安全而把学生“圈养”起来的教学状态。
“现在大环境没有以前那么单纯,家里又都是一个孩子,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
按照张歌真的理解,校园安全、法制教育、生命教育构成了校园安全体系。
明圆小学有1500名在校生,有法律基本常识的教育;有自己的意外伤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每学期的安全教育档案。
“学校是无抵抗能力人员密集的地方。”张歌真说,每学期开学第一课,都是安全教育,包括出门的交通安全,进校园的校内安全。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像地震、火灾的演练。
明圆小学还推出“小手拉大手”活动,即老师教学生如何预防煤气中毒,学生回家再教给家长。“我们这里的学生都是外来人口的孩子,家里条件都不是太好。”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公立小学,负责后勤的赵老师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按照朝阳区教委的要求,学校会在学校门口、门厅、操场等学生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安装摄像头、红外线,学校还有监控室。在用水、食堂、传达室等方面学校也都有相关的制度。同时,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
在开学、中期、假期前,学校都会给学生安排安全教育课。
事实上,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在校园安保方面的工作都相差无几。
比如,学校会聘用两至三名保安,每天早、中、晚在学生放学时值勤;门卫有来客登记制度;有管片民警专职在校,特别是上下学高峰时段;学校还请管片民警和消防人员给学生和老师上一些基本的安全课。
北京市民张雨女儿所在的小学,一般在放假前都会让家长填一份安全注意事项的单子,回执给老师。
她对于女儿学校的安全问题比较放心。“像家长如果送东西过去,只能放到传达室;学校食堂也让人比较放心,学生是跟老师一起吃饭;放学也有保安护送。”
“现在大环境没有以前那么单纯,家里又都是一个孩子,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张雨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校园安保的硬件投入在响应政策的同时,还需要经费支持,必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长效保障
“社会安全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最让人牵挂揪心的是孩子安全。”2010年5月3日,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指出,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校园安全。
由此,校园安全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前,2010年3月29日,福建南平凶杀案发生第6天,教育部长袁贵仁在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说: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准则。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是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老师,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
张歌真这些年的感受是:“现在对学校的安全问题要求特别严格,而且是一年比一年严。”
派出所、镇教委、区教委对学校的安全问题都会不定时地明查暗访。
“每次区教委来人,犄角旮旯都会检查,特别仔细。”赵老师说。
然而,校园安保的硬件投入在响应政策的同时,还需要经费支持。相对于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并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这样的待遇。
“希望政府能从资金上给予支持。”张歌真说,我们是民办学校,经费紧张,监控系统不能做到像公办学校那样全面覆盖学校。
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在去年频繁出现的校车事故中已经暴露无遗。
对于校车安全,张歌真的观点是:要坚决取消校车,让孩子就近上学。
“让孩子太集中不好,而且因为经费问题,不可能按照要求做到一人一座,学校和家长都负担不起这个费用。学校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张歌真说。
1月11日,《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结束。7000条意见激烈碰撞。
其中一种观点就认为,买校车不如就近建学校。一辆专用校车就要几十万元,再加上每年几万元的运行费用,超过农村建一所小学或教学点的费用,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熊丙奇认为,要让校园每天都有安全保障,不出盲点与漏洞,除了问责机制之外,还应该有长效机制。
“必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长效保障。比如,建立治安岗亭,需要专门的警力配备;加强学校门卫,需要投入聘用专业保安。假如没有政府部门足够的经费保障,就会出现明知保安重要,可学校却无专职保安的情况。”熊丙奇说。
一旦发生事故,必然影响学校的评价甚至校长的乌纱帽。在这种情形下,“圈养教育”成为一种异化的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怎么要求都不为过。”这是熊丙奇与张歌真一致的观点。
但是,“因为安全问题关系到相关责任人的乌纱帽,相关部门对学校,特别是流动儿童学校只抓安全,不抓教育。”张歌真认为,这种做法多少有些不妥。
熊丙奇也表示,一旦发生事故,不管学校有无过错,都会影响学校的评价甚至校长的乌纱帽。在这种情形下,学校自然会要求学生下课时不外出活动,不去操场锻炼,不组织学生外出春游、秋游。
因此,在几乎每所中小学的校规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规定:“不准在校园中追逐打闹。”甚至还可以看到一些操作细节,比如,要求班主任老师检查学生追逐打闹情况,将学生追逐打闹情况纳入班级评比,发现一起扣4分等等。
“能保证学生不追逐打闹,唯一的办法,可能只有要求他们在教室里老老实实呆着了。”熊丙奇说。
“有一次我去学校,正好是下课时间。我还纳闷,怎么这么安静?”张雨说。
熊丙奇将此称之为“圈养教育”。
“这是异化的校园安全。”熊丙奇说,学校没有一个真正良好的教学环境,没有一个健全的政府和学校、家庭和学校的关系。
熊丙奇认为,应该通过法律来解决安全纠纷,让学校有空间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从安全责任事故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此外,各级主管部门在重视个体安全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熊丙奇认为,这导致了一些学生人格的不健全。
对此,张歌真也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除去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