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果展示
资料下载
安全预案
专家顾问
自救自护
安全行动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学校事故分析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平安校园 > 学校事故分析 > 正文

认识校园传染病及防护措施

一、校园传染病定义

校园传染病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7种。

二、产生的原因

1、本身病原体的存在。

2、和有传染病的人接触。

3、没有注重个人的平时卫生。

4、和个人生活或习惯有关。

5、和每个人的身体抵抗能力有关。

三、特点

1、具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其特异性的病原体所引起,作为一种寄生物,病原体必须从其他生物体内获取生存与繁殖的条件。传染病是病原体和生物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2、具有传染性。传染病能够在宿主之间直接或通过媒介物相互传播。传染病的传播实际上是一个病原体不断更换宿主的过程,也就是病原体从一个被感染的机体通过适当的途径进入另一个易感者机体并造成其感染的过程。

3、流行病学特征。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特征:

(1)流行性:按照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和范围可分为散发、暴发、流行及大流行。

散发指某种传染病的病例以散在的形式发生,各个病例之间在发病时间与发病地点上没有明显的联系,且发病率未超过该地区近几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暴发是指在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出现许多病例的现象。这些病例大多来自同一传染来源或同一传播途径。多数病例发生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流行是指当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地超过该病常年的发病率水平(或者高于散发发病率若干倍)时成为流行。

大流行是指如果某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发病率大大超过该地区一般的流行强度,波及范围又相当广泛,如波及全国甚至超出国界传播时称为该病的大流行。

(2)季节性:一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在每年都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升高特点。季节性升高的原因主要与气温的高低及昆虫媒介密度有关。

(3)地方性:有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气温及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原因,常局限于一定地区范围内发生,称为地方性传染病。传染病的地方性大体有三种情况:自然疫源性、统计地方性和自然地方性。此外,某地没有而从外地传入的疾病,称为输入性疾病。由外地感染而传入的,相对于本地病例而言称为输入性病例。

(4)周期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等,由于人群免疫水平的逐渐降低及易感人群的不断积累。往往经过若干年会出现一次较大的流行,呈现出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

4、感染后产生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保护性免疫。部分传染病如麻疹、天花、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一次得病后几乎不再感染。而其他许多传染病其病后免疫状态均不能持续终生,当免疫力下降或消失时可第二次患该病。此外,临床上还可出现下列现象,它们虽然为很多传染病所共有。但在不同传染病中。其临床特征有所不同:

(1)再感染:同一种传染病在痊愈后,经过长短不等的间歇后再度感染。

(2)重复感染:当疾病尚在进行中,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感染。此为发展成重症的主要原因。如晚期血吸虫病或丝虫病的橡皮腿都是重复感染的结果。

(3)复发:是指初发疾病已转入恢复期或在痊愈初期,病原体在体内又活跃,原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

四、传播途径

1、接触传染:这是指健康人和病人或是带原者经过接触而引起的传染。接触传染的例子,如:与病人的血液、黏膜和皮肤等接触而感染,像B型肝炎、性传染病等。另外,接触病人或带原者使用过的洗用具而感染,像沙眼就是。

2、飞沫传染:病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所噴出的口水飛沫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散布在空气中,能进入健康人的口、鼻而致病。例如:呼吸系统传染病。

3、食物和水的传染:经由食物或水而传染的疾病,例如:急性胃肠传染病。食物或水受到病人或带原者的排泄物所感染。此外,被感染的手或带菌的苍蝇和蟑螂,也会污染食物或水,而引起疾病。

4、昆虫或动物的传染:是指被带有病原体的昆虫或动物叮咬而传染的疾病,例如蚊虫可传染 、登革熱等,鼠蚤传染鼠疫,由动物传染的则有狂犬病。

五、校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勤洗手

研究结果表明,有些传染病病毒在手上能存活几十个小时。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若是与患者握手或是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病毒,所以要勤洗手,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手上携带的病毒。

2、勤换牙刷

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牙刷,若上面带有病毒,很容易反复感染;此外,牙刷常常是潮湿的,病原极易在上面滋生海繁殖,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3、饮食要清淡

饮食过咸,会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并使干扰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量减少,从而使病毒容易进入呼吸道黏膜而诱发各种疾病。

4、注意脚部保暖

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到传染病病毒的侵扰。

5、保证充足的睡眠

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质,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6、加强锻炼

在平时加强锻炼,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更容易适应外界环境。

7、保持精神愉快

医学研究表明,精神紧张、忧郁的人,体内抗病毒物质会明显减少,并进而导致局部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患病。

在一年的四个季节中,冬天尤其是暖冬特别适合病毒、细菌生长、繁殖、传播,更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在这一时期,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脑、支原体肺炎、麻疹、风疹、百日咳、甲肝等的发病率都会有所增加。

医学专家建议我们在这个季节更要提高警惕,预防传染病。要随着天气的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室内多开窗换气。体质不好的人尽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注射疫苗,提高机体抵抗力。饮食均衡,保证睡眠,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小摊贩销售的食品,熟食加热后再吃。

在传染病高发期,如果感觉自己不适应就要立刻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引发各种并发症。

六、冬季如何预防流感

1、及时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对人体的保护可达70%~80%,即使在接种后换上流感,也能减轻其症状并降低并发症的几率。

2、避免触摸公共物品

避免触摸公共物品,可以降低感染病菌的几率。如商场的扶梯、公用电话、门把手等。

3、常备洗手液,多洗手

洗手液有抑菌作用,但使用方法要正确。专家提醒,抹上洗手液并揉搓10~15秒后,两手仍然是湿润的,这才说明所用洗手液的量足够,然后再冲掉。

4、多参加户外运动

每天能积极活动2小时的人,比活动量少的人患流感的几率低。

5、室内常通风

室内每天至少通风三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雾天不宜开窗。

6、保证充足的睡眠

每天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

分享到:
来源:中国安全教育网  2014-06-17  5441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